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1-29 07:53:15
唐朝以后,随着曲辕犁的使用,南方稻田的劳动效率和耕田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北方旱地耕作技术的影响下,水田耕作也逐渐发展出了一套适用于自身的整地技术。到了南宋时期,《陈旉农书》中对不同类型稻田的整地标准和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使得整地技术更加成熟。早期水稻种植主要采用直播方式,而稻的移栽技术大约始于汉代,当时主要目的是减轻草害。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栽技术逐渐演变为增加复种、克服季节矛盾的重要手段。《陈旉农书》中提出了培育壮秧的三个关键措施:适时播种、选择适宜的秧田和合理施肥。宋朝以后,历代农书对秧田技术进行了更深入的描述,包括浸种催芽、秧龄控制、肥水管理和插秧密度等方面。秧马的引入有效减轻了拔秧的体力劳动,同时发明了“秧弹”和“秧绳”等工具以保证插秧的整齐度。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