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1-25 23:23:49
宋朝的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提到了糟床:“试问糟牀与檐溜,雨声何似酒声多。”这里的糟床不仅用于榨酒,还可能与自然界的雨声进行比较,暗示榨酒的声音与雨声相似,都具有持续性和节奏感。到了清代,糟床仍然是重要的酿酒工具。词人陈维崧在《好事近·食蟹忆南耕》中写道:“更听糟床细注,赏半窗晴碧。”此句不仅描述了糟床在酿酒过程中的细腻声音,还通过“半窗晴碧”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些诗句不仅记录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细节,也反映了糟床在酿酒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唐代到清代,糟床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酿酒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糟床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无论是唐代的丰收季节,还是宋代的雨夜,或者是清代的晴天,糟床都见证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