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01 01:47:01
除夕是中国农历年末最后一天的夜晚,这一夜被称为“岁除”。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常会通宵达旦,称之为“守岁”。据记载,宋代诗人苏轼就曾写诗描绘这种习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关于除夕的起源,还有一种传说,讲述了古人如何与一种名为“夕”的凶猛野兽作斗争。人们发现,这种怪兽惧怕红色、火焰和声响。因此,每年除夕夜,人们会在自家门前挂上红色的桃木板,并在门前点燃火堆,通宵不眠,敲锣打鼓。这样一来,每当“夕”兽来犯时,便会受到红色和火焰的威慑,从而不敢靠近。最终,人们在“夕”兽离开后,欢庆胜利,挂起红灯笼,燃放爆竹,庆祝新一年的安宁。从此,每年除夕夜挂红色窗帘、燃放爆竹、贴春联的习俗流传下来,除夕也就成为了庆祝新年的重要节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