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1-30 12:01:39
司马先生对鸡不按时叫感到奇怪,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喂食。起初,司马先生对此很恼怒,但不久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加关心和器重,对他的教育也更加无私。诸葛亮也因更加勤奋,最终成为了一位博学的人。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尤其喜爱《易经》。《易经》难以理解,学起来很辛苦,但孔子不畏艰难,反复诵读直到弄懂为止。孔子生活的时代没有纸张,书籍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笨重且不便携带。孔子因刻苦学习,勤展书简,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有了“韦编三绝”的成语,用来传颂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战国时期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保持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打瞌睡,用一根绳子将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瞌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