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8-30 05:35:48
“群经辨伪”是指在古代儒家经典中,对伪书的辨识和区分。古代由于印刷术尚未普及,书籍传播主要依靠手抄或口传,因此经常出现以讹传讹、伪书充斥的情况。在儒家经典中,也存在着一些伪书或伪篇,这些伪书或伪篇不仅误导读者,而且也影响了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因此,“群经辨伪”就是对儒家经典中的伪书或伪篇进行辨识和区分,以恢复经典的本来面目。在“群经辨伪”的过程中,学者们通过对比不同版本、考据文字和内容、研究书籍流传史等方法,对儒家经典中的伪书或伪篇进行辨识和区分。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明清时期学者们对《尚书》的辨伪,他们认为其中的《古文尚书》是伪书,而《今文尚书》则是真书。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