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20 00:08:49
登革热初期,患者体温迅速升高至39℃以上,持续2至7天,热型不规则,部分病例在第3至5天热退后再次升高。儿童体温较低,症状较轻。患者常伴有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和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病2至5天后,患者可能出现皮疹,初见于掌心、脚底或躯干,逐渐延及四肢,面部皮疹较少见。皮疹可表现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偶有细小淤斑,3日内消退,留有棕色斑痕。发病5至8天后,约半数病例出现不同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和阴道出血等。淋巴结肿大也是常见症状,肝肿大也时有发生。实验室检查显示,登革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下降,尿常规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病毒分离和血清免疫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反转录PCR检测患者血清中登革病毒RNA,可用于早期诊断。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