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14 10:05:56
“辟”加“辶”偏旁,可以组成“避”,表示躲避或逃避的意思。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常见于成语如“避难”、“避祸”等,用以描述人们在面临危险或不愉快的事情时选择远离或避开。“辟”加“月”偏旁,可以组成“臂”,表示人体的上肢部分。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如“手臂”、“手臂抬高”等。“辟”加“亻”偏旁,可以组成“僻”,意为偏僻或不常见。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常见于描述地理位置或事物的“僻静”、“僻陋”等。“辟”加“雨”偏旁,可以组成“霹”,表示雷电劈打的声音,如“霹雳”、“霹雳一声”等。这个字常用于描述突然而强烈的事件或现象。每个新字的形成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通过这些偏旁部首的变化,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学习和探索这些变化,不仅能增加对汉字的理解,还能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