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09 04:21:43
2.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根据太阳的南移和北移,确定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节气。3.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位置变化以及自然现象,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节气体系。到了秦汉年间,24节气体系最终形成。4.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正式将24节气纳入历法体系,并明确了它们的天文位置。该历法将一年平均分为24等份,并为每一等份赋予了独特的名称,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24节气。5.24节气中,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每月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气”,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6.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中气”,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