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02 02:35:20
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是获取官职的最直接途径,即使是最差的进士也能获得八品官职,如副县长。相比之下,考中举人则需要满足连续三科未能考中进士的条件,才能前往吏部报到,参加吏部面试。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相貌,被选中的举人会根据官位空缺情况排队等待安排。被选中的举人,通常会被分配到九品官职,如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这已经算是不错的职位了。如果幸运的话,可能会被分配到七八品的知县或县丞,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官位了。然而,如果解元之后未能考中进士,最终可能只能获得八九品的小官,甚至没有官职可做。到了清朝中期,由于官职分配竞争激烈,很多举人即便考中了,也可能因为官位已经满额而无法获得职位,这种情况在清朝中期后变得越来越普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