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15 04:58:4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情形之一的民事法律行为方为有效。首先,行为主体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其次,表达的意思应当为真实意愿。最后,不得违反法律以及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亦不能有违公共秩序善良习俗。同时,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租赁合同的主要内容通常应包含租赁标的物的名称、数量、使用目的、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与方式、租赁物的维护保养等相关条款。在此基础上,可以明确地得出结论。即使租赁合同遗失,也不会对其法律效力产生任何影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