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11 06:53:18
《俱舍论·分别根品》进一步解释了“等无间缘”的含义,指出“此缘生法,等而无间,依是义立等无间名”。由此可知,色等皆不可立等无间缘,因它们并不等生。《成唯识论》卷七进一步说明:“等无间缘。谓八观识及彼心所与心虽恒俱转,而相应故和合似一,不可施设离别殊异,故得互作等无间缘。”。在清龚自珍的《发大心文》中,他提到诸佛乃至遍度旷劫以来,直至今日,若因缘、若增上缘、若等无间缘、若所缘缘,若有情而作缘,若无情而作缘,人所不见天眼乃见之身,依首楞说,十二类生,各各入其类中,而说法要而化导之。这些内容揭示了等无间缘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佛教中,等无间缘是指心与心所之间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使得心与心所之间没有间隔,如同种子生出果实的过程,前后相续不断。这一概念对于理解心识的运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