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11 07:38:50
这一创新不仅在学生中广为流传,还在1955年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的认可。《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并用,从此,这一简化词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直到198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确立了其法定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砼”的读音“tong”与法文、德文及俄文中的“混凝土”发音相近,这不仅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也为与“WTO”接轨提供了便利。蔡方荫教授的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书写效率的问题,还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这50年间,“砼”字见证了中国建筑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也成为了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一个生动例证。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