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12 14:28:08
2.龙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在古代,龙被看作是威力巨大的神异之物,身长、有鳞爪,能兴云降雨。3.龙在古代被用来代指皇帝,或比喻非同凡响的人物。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提到:“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4.在古生物学中,龙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现代汉语中,龙还可指长形像龙的物体,如火龙、车水马龙等。5.“龙”字在甲骨文中像大口长身的一种怪兽。金文中张口演变为似肉形,战国文张口已讹变为肉形,蜷体与张口脱离。6.《说文》小篆中的“龙”字左旁是龙口与头角讹变,右旁原为龙身翻转上腾的样子,并定型化。7.汉隶字形在秦篆基础上将字形方块化,成为繁体的“龙”字。隋代以后的俗字把“龙”写作“尨”,据原字右边偏旁改造而成。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