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12 15:31:51
此故事出自《庄子·秋水》篇,原文云:“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译文解析,得字意为获得、学到,仿佛之意即相似之状,故译为“连相似的样子都没能学到”。未得其仿佛,意即未能完全掌握。遂字意为于是、终于、竟等,此处译为“终于”。寿陵余子,即此少年之名。他前往邯郸学习行走之法,期望成为步态优美的邯郸人。然而,他并未真正领悟到邯郸人行走的精髓,反而迷失了自己的步法,最终只能匍匐而归,重新学习自己原本的步态。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学习他人之长,不可盲目效仿。若不能领悟其中之精髓,反而会失去自己的独特之处。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之后,才能真正融入并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因此,在学习新技能或新文化时,应当注重理解和消化,避免生搬硬套,失去自我。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