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2-17 03:20:00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城市的小巷里还能听到“锔缸锔碗锔大锅”的叫卖声,这是锔瓷匠走街串巷招徕生意的情景。每当这时,家里的老人就会把家里磕碰坏了的锅碗拿去修补。锔瓷,这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就是用类似订书钉的金属“锔子”将破碎的瓷器修复起来的技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句歇后语就是源自锔瓷手艺。在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就有街边“锔瓷”的场景。如今,走街串巷的锔瓷人是再也看不到了,但锔瓷手艺作为瓷器修缮的重要手段,却随着“收藏热”而变得越来越珍贵。据专家介绍,锔补修复瓷器行当的产生,与中国瓷器的发展密切相关。有史可查,这门手艺最早出现在宋代张择端的巨型手卷《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锔匠做活的一幕。锔瓷行当经历了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跨越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影响了中国多少代人的生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