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8-15 12:53:48
东汉前期散文的创作倾向是针对图谶虚妄的政治文化予以批驳。以王充、桓谭为代表的东汉前期散文的主要创作倾向是针对图谶虚妄的政治文化予以批驳。从东汉建立到汉章帝时期,政局比较稳定,统治者大力提倡谶纬迷信,并鼓励知识分子写之文。汉章帝就曾在班固面前批评司马迁作《史记》“微文刺讥,贬损当世,非谊世也”;称赞司马相如于病中“述颂功德”,作《封禅文》,则堪称“忠臣”,“贤迁远矣”。在这种导向之下,“贬损当世”的作品便难以出现,而“述颂功德”的文章却应运而生。东汉散文在西汉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史传散文中,班固的《汉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政论散文相继出现了以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为代表的一批积极参与现实的作品。另外,游记、碑文等新的散文样式也崭露头角,开始成为文体大家庭的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