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8-04 09:19:42
没有。谭嗣同在写《潼关》这首诗时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比如拟人,互文、对偶等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用“犹嫌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黄河奔腾而下的壮阔气势;用“不解平”突出秦岭山脉入潼关的险峻态势;从而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全诗: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译文: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潼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