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08-06 15:54:35
1、主体性,行为的主体性涉及行为主体的问题,它揭示了行为是人的行为,将一定的行为归属于人。2、举止性,因果行为论曾经强调行为的有体性,即行为人在意欲的支配下,必须导致身体的运动,并惹起外界的变动,具有知觉的可能性。3、自愿性,行为的自愿性,只有在意志自由的情况下实施的行为才可归类于行为人。4、实行性,行为的实行性,是指作为罪体之行为具有实行行为的性质,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构成要件的行为。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1、犯罪主体,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2、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分为故意和过失。3、犯罪客体,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4、犯罪客观方面,指实施的具体犯罪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