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0-01 01:35:26
惜春伤感:杨花的漫天飞扬,也就预示着百花将凋、春天将逝,杨花这一意象,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惜春伤感的象征。“落絮无声春坠泪,行云有影月含羞。”文英《浣溪纱》。“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欧阳修《采桑子》。离恨哀思: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形成这一习俗的原因大概是古代交通不便,远行走水路者居多,而水边多植柳树柳条最为方便,而且柳者,留也,最能传达出惜别之情。杨花既是柳絮,自然也就成为离愁别绪的代名词。李白《闻王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首句即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去”的子规,来渲染气氛,杨花漂泊不定,暗示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带来的飘零流落的离别之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