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0-05 19:16:59
二、以下有几点与之相关的例子:如图所示: 此类短信内容中的高额贷款额度,通常是作为诱导客户办理业务的噱头,涉嫌虚假营销。还有:短信内容中经常出现“储备金”、“应急资金”、“预审额度”等含糊其辞的词语,使得用户难以分辨该产品是否为贷款,导致用户在不了解产品性质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和申请。至于贷款产品是否真的能“随借随还”、“全网上办理”,其真实性也有待验证。三、对于那些被营销信息骚扰的用户,他们应该勇敢的通过正规渠道保护自己的权利。对于营销短信骚扰信息,用户可以通过12321网络违法违规事件举报受理中心投诉,该中心是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受工信部委托的公益举报机构,维护自身的实际利益。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