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0-05 23:42:00
            食邑,即古代中国国君赏赐给卿大夫的田邑,作为他们世袭的俸禄来源。它包括土地及其上的农民,受赐者在食邑内拥有统治权和征税权。在秦汉以前,拥有食邑500户意味着可以管理并收取500户人家的赋税。然而,秦汉以后,食邑的权限简化为仅限于征税,不再涉及实际的统治权。食邑制度起源于周代,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统治权,同时也对国君负有义务。其大小根据爵位等级而定,且实行世袭,由嫡长子继承。进入秦汉,郡县制取代了封邑制度,封爵者虽然仍保留封邑,但不再拥有实质性的统治权,而是以征收的赋税作为俸禄。封邑的数量以户数衡量,随爵位的升降而有所增减,并且可以世袭。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