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0-13 01:57:18
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和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东方的一大强国。然而,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年产铁量、造船业和航海业等都远落后于西方。前期,闭关的目的是隔绝大陆人民与台湾郑氏抗清力量交通,防范人民集聚海上。顺治初年,清廷沿袭明朝成规,不许外国商船进入广州,只准于澳门交易。顺治十二年,清政府下令禁止官民人等擅自出海贸易。顺治十八年,清廷下达“迁海令”,强迫海岛和沿海居民内迁,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康熙十七年,康熙帝下令复行南洋海禁,严禁与南洋往来贸易。至乾隆时,清政府再次厉行限制对外贸易。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构筑了隔绝中外的一道堤墙,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阻碍作用。由于对出海贸易横加限制,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