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0-13 07:18:25
这是因为山西简称晋,故改名为晋剧。晋剧,原称中路梆子,辛亥革命以后中路梆子兴盛,遂以山西梆子专指中路梆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因为山西简称晋,故改名为晋剧。中路梆子是由于它的活动地区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晋中一带,而且这一剧种历来受到山西中部广大群众的欢迎、喜爱,因称中路梆子。晋剧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晋剧的起源在清代咸丰年间,源于蒲州梆子,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已经盛行。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晋中地区民歌、秧歌等民间艺术韵调,风格特具。有上路调和下路调之分,上路调为北路梆子,下路调为中路梆子。2006年5月20日,晋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Ⅳ-18。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