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0-21 06:24:17
法规视角下,要构成犯罪中止,行为者需自觉终止犯罪行为或其行动能有效阻止犯罪结果的形成。这其中的核心要素在于判断行为者是出于其自身意愿还是受外在无法抵抗的外力影响而选择放弃犯罪,同时还应考虑其行动能否真正阻止犯罪结果的产生。若行为者在有能力继续犯罪的前提下主动且完全打消犯罪念头,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防危害结果的发生,通常可以被视为犯罪中止。然而,在实际案例中,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如犯罪动机、犯罪环境以及行为者之前的行为表现。总的来说,犯罪中止的判定需紧密围绕具体情况及确凿证据,无法仅靠直观判断来得出结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