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4-10-23 00:16:34
1.甲骨文(商代): 最早的汉字形式,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用于占卜和记事,部分符合象形、会意造字原则。2.金文(周代):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比甲骨文的象形程度更高,称为钟鼎文或彝器款识。3.小篆(秦代): 秦朝丞相李斯等人对大篆进行简化整理,形成小篆,基本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的长方形字体。4.隶书(汉代): 从小篆演变而来,线条化和平滑化,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大大提高。5.楷书(魏晋至唐朝): 隶书进一步发展成熟,形成了规整秀丽、便于印刷的楷书,成为现代汉字的基础。6.草书(汉代): 介于楷书和行书之间,书写更加自由流畅。7.行书(汉代):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既保留了楷书的规整,又具有草书的流畅。8.印刷字体(宋至现代): 为适应印刷需求,产生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宋体字。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