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2-12-05 14:27:14
1、包拯生平:早年至孝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听选,获授天长(今属安徽)知县。2、字号:字希仁。3、所处时代:宋代。4、民族族群:汉族。5、出生地:庐州合肥。6、出生时间:999年。7、去世时间:1062年7月3日。8、别称:包希仁、包公、包孝肃、包青天、包龙图、包中丞、阎罗包老、包待制。9、主要作品:《书端州郡斋壁》。10、主要成就:秉公执法,刚正不阿。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