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2-12-06 13:47:41
1、《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赏析:武则天当政时期,搜刮民财,大规模地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佛寺佛寺的规模超过宫阙崇佛的工程兴起以后,每天要役使上万人,国库耗竭,民不聊生
诗人对此义愤填膺,禁不住把怨刺之笔直接指出了武则天,尖锐地讽刺和揭露武则天崇奉佛教,劳民伤财的荒唐行径,有如痛斥弊政的檄文
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用诗来议论时弊与诗人多次向武则天上呈的那些批评朝政得失的奏章大不相同,它所谈的虽然也是政治、社会问题,但不同于一般直陈其事的政论文,它既是政论,但又首先是诗,是诗与政论的结合
开头四句标举懦家仁政爱民的思想,抨击武则天生事扰民的行为借上古“仁德”之君来讽诫当代胡作非为的君主是中国古代诗歌习用的传统手法因此陈子昂开宗明义地为全诗立论:上古道德之君从来不为一己谋利,而是处处关怀和扶助善良的平民百姓2、作者:陈子昂。3、年代:唐代。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