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10:50:05
1、散兵游勇的注音是:ㄙㄢˇㄅ一ㄥ一ㄡˊㄩㄥˇ。2、拼音是:sǎn bīng yóu yǒng。3、词性是:成语。4、词语解释是:散兵游勇sǎnbīng-yóuyǒng。(1)无人指挥的逃散的士兵。(2)指无组织的独自行动的人。(3)指没有固定职业的人。散兵游勇[sǎnbīngyóuyǒng]⒈无人指挥的逃散的士兵。英stragglersanddisbandedsoldiers;⒉指无组织的独自行动的人。英freeman;⒊指没有固定职业的人。英anunoccupiedperson。5、基础解释是:游:不固定的。勇:清代指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也泛指士兵。也作“散兵游卒”。①指无人统率的逃散的士兵。②比喻没有组织而独自行动的人。6、引证解释是:⒈指没有统属的或溃散的士兵。引《中国人民布告》:“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或投诚报到。”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十一章:“要逃去海南逃不出,就带领一些散兵游勇,和一些地方的土匪头子,逃到深山里。”⒉指没有组织而独自行动的人。引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四章:“想不到北大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散兵游勇这么多。”。7、网友释义是: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不在编制内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游荡士兵,现又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8、国语辞典是:本指逃散无统属的兵士。后借指不属于团体,而独自行动的人,如:「旧时地方为了保卫乡里,常常招募散兵游勇,以护卫乡里。」散兵游勇[sǎnbīngyóuyǒng]⒈本指逃散无统属的兵士。后借指不属于团体,而独自行动的人。例如:「旧时地方为了保卫乡里,常常招募散兵游勇,以护卫乡里。」成语解释散兵游勇。9、成语词典版是:修订本参考资料:本指逃散无统属的兵士。后借指不属于团体,而独自行动的人,如:旧时地方为了保卫乡里,常常招募散兵游勇,以护卫乡里。10、出处是:《山谷风烟》:“当初大军了广州;余汉谋的参谋长叶肇;要逃去海南逃不出;就带领一些散兵游勇和一些地方的土匪头子;逃到深山里。”。11、其他释义是: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