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10:04:52
1、避影敛迹的拼音是:bì yǐng liǎn jì。2、注音是:ㄅ一ˋ一ㄥˇㄌ一ㄢˇㄐ一ˋ。3、词性是:成语。4、词语解释是:谓隐蔽起来,不露形迹。避影敛迹[bìyǐngliǎnjì]⒈谓隐蔽起来,不露形迹。5、引证解释是:⒈谓隐蔽起来,不露形迹。引宋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已而敷畅折衷,隐情遁节,如镜见象,姦民未尝不避影敛跡也。”亦作“避影匿形”。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二》:“昔人所谓非亲非故,何由习知之也。此二者已当不同观,而况於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一举,为身累者乎!”⒈谓隐蔽起来,不露形迹。引宋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已而敷畅折衷,隐情遁节,如镜见象,姦民未尝不避影敛跡也。”亦作“避影匿形”。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二》:“昔人所谓非亲非故,何由习知之也。此二者已当不同观,而况於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一举,为身累者乎!”成语解释避影敛迹。6、出处是:宋·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已而敷畅折衷,隐情遁节,如镱见象,奸民未尝不避影敛迹也。”。7、其他释义是: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