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04:38:02
1、公餗的拼音是:gōng sù。2、注音是:ㄍㄨㄥㄙㄨˋ。3、结构是:公(上下结构)餗(左右结构)。4、引证解释是:⒈鼎中的食物,君主、贵族所享用的盛馔。引《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颖达疏:“鼎折足,覆公餗者:餗,糝也。八珍之饍,鼎之实也……施之於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汉张衡《司徒吕公诔》:“黄耳金鉉,公餗以盈。”宋钱易《南部新书》乙:“长安四月以后,自堂厨至百司厨,通谓之樱笋厨,公餗之盛,常日不同。”。5、网络解释是:公餗公餗。6、综合释义是:鼎中的食物,君主、贵族所享用的盛馔。《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颖达疏:“鼎折足,覆公餗者:餗,糝也。八珍之饍,鼎之实也……施之於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汉张衡《司徒吕公诔》:“黄耳金鉉,公餗以盈。”宋钱易《南部新书》乙:“长安四月以后,自堂厨至百司厨,通谓之樱笋厨,公餗之盛,常日不同。”公餗[gōngsù]。7、汉语大词典是:鼎中的食物,君主、贵族所享用的盛馔。《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颖达疏:“鼎折足,覆公餗者:餗,糁也。八珍之膳,鼎之实也……施之于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汉张衡《司徒吕公诔》:“黄耳金铉,公餗以盈。”宋钱易《南部新书》乙:“长安四月以后,自堂厨至百司厨,通谓之樱笋厨,公餗之盛,常日不同。”。8、其他释义是:1.鼎中的食物﹐君主﹑贵族所享用的盛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