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04:31:11
1、鼓司的结构是:鼓(左右结构)司(半包围结构)。2、拼音是:gǔ sī。3、注音是:ㄍㄨˇㄙ。4、词语解释是:宋代官署名。掌臣民章奏。鼓司[gǔsī]⒈宋代官署名。掌臣民章奏。5、引证解释是:⒈宋代官署名。掌臣民章奏。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二:“太宗皇帝淳化三年五月辛亥,詔置理检司,以钱若水领之。其后改曰登闻院,又置鼓於禁门外,以达下情,名曰鼓司。引真宗景德四年五月戊申,詔改鼓司为登闻鼓院。”。6、网络解释是:鼓司官署名。宋初,立登闻鼓于禁门外,士民有事可击鼓申诉,先以宦官,后以朝官主管,称鼓司。景德四年(1007),改称登闻鼓院。7、综合释义是:宋代官署名。掌臣民章奏。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二:“太宗皇帝淳化三年五月辛亥,詔置理检司,以钱若水领之。其后改曰登闻院,又置鼓於禁门外,以达下情,名曰鼓司。真宗景德四年五月戊申,詔改鼓司为登闻鼓院。”。8、其他释义是:1.宋代官署名。掌臣民章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