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06:53:39
1、柳营江的拼音是:liǔ yíng jiāng。2、注音是:ㄌ一ㄡˇ一ㄥˊㄐ一ㄤ。3、结构是:柳(左右结构)营(上下结构)江(左右结构)。4、引证解释是:⒈福建九龙江下游的别称。六朝时,防守闽地的在此据江阻险,插柳为营,故名。唐时曾驻重兵于此。元末陈友定渡此江,下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引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福建五·漳州府》:“柳营江: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於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柳营之名,自六朝时始也。”。5、网络解释是:柳营江柳营江是福建九龙江下游的别称。六朝时,防守闽地的在此据江阻险,插柳为营,故名。6、综合释义是:福建九龙江下游的别称。六朝时,防守闽地的在此据江阻险,插柳为营,故名。唐时曾驻重兵于此。元末陈友定渡此江,下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福建五·漳州府》:“柳营江: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於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柳营之名,自六朝时始也。”。7、网友释义是:柳营江是福建九龙江下游的别称。六朝时,防守闽地的在此据江阻险,插柳为营,故名。8、汉语大词典是:福建九龙江下游的别称。六朝时,防守闽地的在此据江阻险,插柳为营,故名。唐时曾驻重兵于此。元末陈友定渡此江,下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福建五·漳州府》:“柳营江: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柳营之名,自六朝时始也。”。9、其他释义是:1.福建九龙江下游的别称。六朝时,防守闽地的在此据江阻险,插柳为营,故名。唐时曾驻重兵于此。元末陈友定渡此江,下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