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06:44:12
1、九嶷的注音是:ㄐ一ㄡˇ一ˊ。2、拼音是:jiǔ yí。3、结构是:九(独体结构)嶷(上下结构)。4、基础解释是:见“九疑”。一般指九嶷山。九嶷山,又名苍梧山。5、引证解释是:⒈见“九疑”。6、综合释义是:位于九嶷圣地、德孝之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远县城南,属南岭山脉之萌渚岭,纵横2000余里,南接罗浮山,北连衡岳。这里峰峦叠峙,深邃幽奇,千米以上高峰有90多处,多为砂页岩、花岗岩、变质岩组成。7、汉语大词典是:见“九疑”。《汉语大词典》:九疑 拼音:jiǔyí亦作“九嶷”。(1).山名。在湖南宁远县南。《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郭璞注:“其山九溪皆相似,故云‘九疑’。”《史记·五帝本纪》:“﹝舜﹞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唐李涉《寄荆娘写真》诗:“苍梧九疑在何处,斑斑竹泪连潇湘。”金元好问《湘夫人咏》:“九疑山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突围到章贡,埋伏到九嶷。”(2).指九疑山之神。《楚辞·离骚》:“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王逸注:“言巫咸得己椒糈,则将百神蔽日来下,舜又使九疑之神,纷然来迎。”。8、其他释义是:1.见'九疑'。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