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07:15:53
            1、法源寺的结构是:法(左右结构)源(左右结构)寺(上下结构)。2、拼音是:fǎ yuán sì。3、注音是:ㄈㄚˇㄩㄢˊㄙˋ。4、词语解释是:著名古刹之一。在今北京市·宣武区。创建于唐·贞观十九年,时名悯忠寺。法源寺[fǎyuánsì]⒈著名古刹之一。在今北京市·宣武区。创建于唐·贞观十九年,时名悯忠寺。5、引证解释是:⒈著名古刹之一。在今北京市宣武区。创建于唐贞观十九年,时名悯忠寺。明正统二年重修,改称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重修,赐额“法源寺”。参阅《嘉庆一统志·顺天府四·寺观》。6、网络解释是:法源寺(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法源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5年),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刹,唐时为悯忠寺,清雍正时重修并改为今名,1956年在寺内成立中国佛学院、1980年又于寺内建立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是中国佛教协会所属的宗教类博物馆。7、综合释义是:著名古刹之一。在今北京市宣武区。创建于唐贞观十九年,时名悯忠寺。明正统二年重修,改称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重修,赐额“法源寺”。参阅《嘉庆一统志·顺天府四·寺观》。法源寺[fǎyuánsì]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亲征高句丽回来后,建立了悯忠寺来供吊战死将士的亡魂。法源寺即当时悯忠寺的后身,位在北京宣武门外。寺中文物极多,尤以丁香闻名。8、国语辞典是: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亲征高句丽回来后,建立了悯忠寺来供吊战死将士的亡魂。法源寺即当时悯忠寺的后身,位在北京宣武门外。寺中文物极多,尤以丁香著名。法源寺[fǎyuánsì]⒈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亲征高句丽回来后,建立了悯忠寺来供吊战死将士的亡魂。法源寺即当时悯忠寺的后身,位在北京宣武门外。寺中文物极多,尤以丁香著名。英语FayuanorSourceoftheLawtempleinBeijing法语templedelasourcedelaloioutempleFayuan。9、辞典修订版是: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亲征高句丽回来后,建立了悯忠寺来供吊战死将士的亡魂。法源寺即当时悯忠寺的后身,位在北京宣武门外。寺中文物极多,尤以丁香闻名。10、其他释义是:1.著名古刹之一。在今北京市宣武区。创建于唐贞观十九年,时名悯忠寺。明正统二年重修,改称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重修,赐额'法源寺'。参阅《嘉庆一统志.顺天府四.寺观》。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