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04:13:53
1、太室阙的拼音是:tài shì què。2、注音是:ㄊㄞˋㄕˋㄑㄩㄝˋ。3、结构是:太(独体结构)室(上下结构)阙(半包围结构)。4、词语解释是:1.在河南嵩山南麓。中岳庙门前500米处。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为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汉代三阙'。阙高近4米﹐东西两阙相距6.75米。阙身为方石砌成﹐上部为石雕四阿顶﹐南面刻有篆文'中岳太室阳城'。阙身四面雕刻人物﹑车骑﹑建筑及龙虎等画像五十余幅。太室阙[tàishìquè]⒈在河南嵩山南麓。中岳庙门前500米处。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为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汉代三阙”。阙高近4米,东西两阙相距6.75米。阙身为方石砌成,上部为石雕四阿顶,南面刻有篆文“中岳太室阳城”。阙身四面雕刻人物、车骑、建筑及龙虎等画像五十余幅。5、引证解释是:⒈在河南嵩山南麓。中岳庙门前500米处。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为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汉代三阙”。阙高近4米,东西两阙相距6.75米。阙身为方石砌成,上部为石雕四阿顶,南面刻有篆文“中岳太室阳城”。阙身四面雕刻人物、车骑、建筑及龙虎等画像五十余幅。6、网络解释是:太室阙太室阙(TaishiTowers),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始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原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石阙为汉安帝元初五年时的阳城长吕常所建,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为“中岳汉三阙”。7、汉语大词典是:在河南嵩山南麓。中岳庙门前500米处。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为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汉代三阙”。阙高近4米,东西两阙相距6.75米。阙身为方石砌成,上部为石雕四阿顶,南面刻有篆文“中岳太室阳城”。阙身四面雕刻人物、车骑、建筑及龙虎等画像五十余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