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05:14:27
1、忘己的结构是:忘(上下结构)己(独体结构)。2、拼音是:wàng jǐ。3、注音是:ㄨㄤˋㄐ一ˇ。4、词语解释是:1.忘了自己,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指不识不知,顺乎自然的处世态度。2.不主观,不自用。忘己[wàngjǐ]⒈忘了自己,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指不识不知,顺乎自然的处世态度。⒉不主观,不自用。5、基础解释是:忘了自己,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指不识不知,顺乎自然的处世态度。不主观,不自用。6、引证解释是:⒈忘了自己,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指不识不知,顺乎自然的处世态度。引《庄子·天地》:“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於天。”⒉不主观,不自用。引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二圣忘己,惟公是式,公亦无我,惟民是度。”宋苏轼《拟殿试策问》:“朕虚心忘己,以来众言。”。7、综合释义是:忘了自己,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指不识不知,顺乎自然的处世态度。《庄子·天地》:“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於天。”不主观,不自用。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二圣忘己,惟公是式,公亦无我,惟民是度。”宋苏轼《拟殿试策问》:“朕虚心忘己,以来众言。”。8、汉语大词典是:(1).忘了自己,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指不识不知,顺乎自然的处世态度。《庄子·天地》:“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2).不主观,不自用。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二圣忘己,惟公是式,公亦无我,惟民是度。”宋苏轼《拟殿试策问》:“朕虚心忘己,以来众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