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12:06:41
1、常平法的拼音是:cháng píng fǎ。2、注音是:ㄔㄤˊㄆ一ㄥˊㄈㄚˇ。3、结构是:常(上下结构)平(独体结构)法(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即常平。常平法[chángpíngfǎ]⒈即常平。5、引证解释是:⒈即常平。参见“常平”。引《新唐书·刘晏传》:“晏又以常平法,丰则贵取,饥则贱与,率诸州米尝储三百万斛。”。6、网络解释是:常平法常平法是唐刘晏为打击豪强、维护社会安定而推行的稳定市场、增加财政收入的。“安史之乱”后,唐经济破坏严重,而商贾乱中打劫,操纵市场,侵渔平民。刘晏针对这一现象,于各地设置知院官,并且“皆募驶足,置驿相望”,(驶足:健于行走之人)全面了解掌握各地物产丰歉和物价高低等信息,及时转达给朝廷。朝廷理财官吏根据各地物价高低采取相应对策。7、网友释义是:古船桥位于福建省浦城县城东郊,跨越南浦溪,建于公元1805年,全长76米,宽3.5米,由12只船覆板组成,铁索联舟,索端系于两岸石桩,成为山城一道亮丽的风景。8、汉语大词典是:即常平。《新唐书·刘晏传》:“晏又以常平法,丰则贵取,饥则贱与,率诸州米尝储三百万斛。”参见“常平”。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