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12:09:48
1、庶常的拼音是:shù cháng。2、注音是:ㄕㄨˋㄔㄤˊ。3、结构是:庶(半包围结构)常(上下结构)。4、词语解释是:明置庶吉士,取义于此。清因以'庶常'为庶吉士的代称。5、基础解释是:明置庶吉士,取义于此。清因以/'庶常/'为庶吉士的代称。6、引证解释是:⒈参见“庶吉士”。参见“庶吉士”。引《书·立政》:“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周秉钧易解:“庶,众也。常,祥也。吉,善也。庶常吉士,言上列各官皆祥善也。”明置庶吉士,取义于此。清因以“庶常”为庶吉士的代称。《清史稿·选举志三》:“庶吉士之选无定额……五年,詔内阁会议简选庶常之法。”。7、综合释义是:《书·立政》:“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周秉钧易解:“庶,众也。常,祥也。吉,善也。庶常吉士,言上列各官皆祥善也。”明置庶吉士,取义于此。清因以“庶常”为庶吉士的代称。《清史稿·选举志三》:“庶吉士之选无定额……五年,詔内阁会议简选庶常之法。”参见“庶吉士”。庶常[shùcháng]庶吉士。《书.立政》:'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周秉钧易解:'庶,众也。常,祥也。吉,善也。庶常吉士﹐言上列各官皆祥善也。'。8、汉语大词典是:《书·立政》:“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周秉钧易解:“庶,众也。常,祥也。吉,善也。庶常吉士,言上列各官皆祥善也。”明置庶吉士,取义于此。清因以“庶常”为庶吉士的代称。《清史稿·选举志三》:“庶吉士之选无定额……五年,诏内阁会议简选庶常之法。”参见“庶吉士”。9、其他释义是:1.《书.立政》:'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周秉钧易解:'庶,众也。常,祥也。吉,善也。庶常吉士﹐言上列各官皆祥善也。'明置庶吉士,取义于此。清因以'庶常'为庶吉士的代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