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08:16:16
1、哀兵必胜的词性是:成语。2、拼音是:āi bīng bì shèng。3、注音是:ㄞㄅ一ㄥㄅ一ˋㄕㄥˋ。4、词语解释是:哀兵必胜āibīng-bìshèng。(1)两军对垒,受压迫、处境绝望而悲愤反抗的一方必能获胜。哀兵必胜[āibīngbìshèng]⒈两军对垒,受压迫、处境绝望而悲愤反抗的一方必能获胜。英anarmyburningwithrighteousindignationisboundtowin。5、基础解释是:指悲愤满腔的勇于抗敌,一定能打胜仗。6、引证解释是:⒈后遂谓因受压而悲愤的一方,定能克敌制胜。引《老子》:“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任继愈注:“哀,沉痛,悲愤。”《日报》1946.11.3:“正由于哀兵必胜,骄兵必败,涟水城郊就成为蒋军的坟墓。”。7、网友释义是:哀兵:指正义的一方。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必定能取胜。8、汉语大词典是:《老子》:“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任继愈注:“哀,沉痛,悲愤。”后遂谓因受压而悲愤的一方,定能克敌制胜。《日报》1946.11.3:“正由于哀兵必胜,骄兵必败,涟水城郊就成为蒋军的坟墓。”。9、国语辞典是:语本《老子.第六九章》:「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指受压迫的一方,因怀有悲愤的情绪,必能克敌制胜,如:「中国在对日抗战中取得胜利,再一次证明了哀兵必胜的道理。」哀兵必胜[āibīngbìshèng]⒈语本指受压迫的一方,因怀有悲愤的情绪,必能克敌制胜。引《老子·第六九章》:「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例如:「中国在对日抗战中取得胜利,再一次证明了哀兵必胜的道理。」反骄兵必败成语解释哀兵必胜。10、成语词典版是: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老子˙第六十九章: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指受压迫的一方,因怀有悲愤的情绪,必能克敌制胜,如:中国在对日抗战中取得胜利,再一次证明了哀兵必胜的道理。11、出处是:《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12、其他释义是: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必定能取胜。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