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08:51:47
1、白矢的注音是:ㄅㄞˊㄕˇ。2、拼音是:bái shǐ。3、结构是:白(独体结构)矢(独体结构)。4、基础解释是:谓箭射穿靶子而露出其镞。5、引证解释是:⒈古代射礼的五种箭法之一。谓箭射穿靶子而露出其镞。引《周礼·地官·保氏》“三曰五射”汉郑玄注:“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也。”贾公彦疏:“云‘白矢’者,矢在侯而贯侯,过见其鏃白。”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儒》:“礼乐世变易,射御于今麤粗,无参连、白矢、交衢、和鸞之枝,独书数仍世益精博。”。6、网络解释是:白矢白矢,读音是báishǐ,汉语词语,是古代射礼的五种箭法之一。谓箭射穿靶子而露出其镞。7、综合释义是:古代射礼的五种箭法之一。谓箭射穿靶子而露出其镞。《周礼·地官·保氏》“三曰五射”汉郑玄注:“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也。”贾公彦疏:“云‘白矢’者,矢在侯而贯侯,过见其鏃白。”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儒》:“礼乐世变易,射御于今麤粗,无参连、白矢、交衢、和鸞之枝,独书数仍世益精博。”白矢[báishǐ]古代射礼的五种箭法之一。语出:《周礼·地官·保氏》“三曰五射”汉郑玄注:“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也。”贾公彦疏:“云‘白矢’者,矢在侯而贯侯,过见其鏃白。”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儒》:“礼乐世变易,射御于今麤粗,无参连、白矢、交衢、和鸞之枝,独书数仍世益精博。”。8、汉语大词典是:古代射礼的五种箭法之一。谓箭射穿靶子而露出其镞。《周礼·地官·保氏》“三曰五射”汉郑玄注:“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也。”贾公彦疏:“云‘白矢’者,矢在侯而贯侯,过见其镞白。”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儒》:“礼乐世变易,射御于今粗粗,无参连、白矢、交衢、和鸾之枝,独书数仍世益精博。”。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