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08:40:47
1、扬州八怪的相关词语是:扬州八怪、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怪腔怪调。2、拼音是:yáng zhōu bā guài。3、注音是:一ㄤˊㄓㄡㄅㄚㄍㄨㄞˋ。4、基础解释是: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5、引证解释是:⒈清乾隆年间曾寓居扬州的著名画家金农、汪士慎、黄慎李鱓、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一说有闵贞、高凤翰、无李方膺、高翔)等八人的合称。其画皆不拘泥旧法,独创风格,自成一家。6、汉语大词典是:清乾隆年间曾寓居扬州的著名画家金农、汪士慎、黄慎李鳝、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一说有闵贞、高凤翰、无李方膺、高翔)等八人的合称。其画皆不拘泥旧法,独创风格,自成一家。7、国语辞典是:清代的江苏扬州,大约十八世纪之时,为江南经济、文化的中心,当时画家亦多集中此地。部分画家风格脱俗,不拘泥古法,被当时人目为画坛的「偏师」、「怪物」,遂有「扬州八怪」之称。如金农、罗聘、郑燮、闵贞、汪士慎、高凤翰、黄慎、李鱓、李方膺、高翔等人皆是,实际上不止八人。他们不但能诗,亦擅书法或篆刻,其笔墨技法对近代写意花卉影响很大。扬州八怪[yángzhōubāguài]⒈清代的江苏扬州,大约十八世纪之时,为江南经济、文化的中心,当时画家亦多集中此地。部分画家风格脱俗,不拘泥古法,被当时人目为画坛的「偏师」、「怪物」,遂有「扬州八怪」之称。如金农、罗聘、郑燮、闵贞、汪士慎、高凤翰、黄慎、李鱓、李方膺、高翔等人皆是,实际上不止八人。他们不但能诗,亦擅书法或篆刻,其笔墨技法对近代写意花卉影响很大。8、其他释义是:清乾隆年间在江苏扬州卖画的八个画家的总称。一般指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郑燮、李方膺、罗聘。他们作画多以花卉为题材,亦画山水、人物,不拘前人陈规,自具风格。都能诗,擅书法或篆刻,讲究诗书画的结合。和当时“正统”画风有所不同,被时人目为画坛“偏师”、“怪物”,遂有“八怪”之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