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08:11:23
1、陬訾的拼音是:zōu zī。2、注音是:ㄗㄡㄗ。3、结构是:陬(左右结构)訾(上下结构)。4、基础解释是:亦作/'陬觜/',见/'陬訾/'。星名。古天文名词。十二次之一。古代以岁星在十二次的位置纪年。5、引证解释是:⒈亦作“陬觜”。⒉星名。引《尔雅·释天》“正月为陬”清郝懿行义疏:“陬者,虞喜以为陬訾是也。按陬訾,星名,即营室东壁,正月日在营室,日月会於陬訾,故以孟陬为名。”⒊古天文名词。十二次之一。古代以岁星在十二次的位置纪年。引宋王禹偁《拾简牍遗事》:“岁在陬觜,郑已饥矣。”。6、网络解释是:陬訾陬訾,汉语词汇,释义为星名。古天文名词。远古部落名。7、综合释义是:亦作“陬觜”。星名。《尔雅·释天》“正月为陬”清郝懿行义疏:“陬者,虞喜以为陬訾是也。按陬訾,星名,即营室东壁,正月日在营室,日月会於陬訾,故以孟陬为名。”古天文名词。十二次之一。古代以岁星在十二次的位置纪年。宋王禹偁《拾简牍遗事》:“岁在陬觜,郑已饥矣。”。8、汉语大词典是:亦作“陬觜”。(1).星名。《尔雅·释天》“正月为陬”清郝懿行义疏:“陬者,虞喜以为陬訾是也。按陬訾,星名,即营室东壁,正月日在营室,日月会于陬訾,故以孟陬为名。”(2).古天文名词。十二次之一。古代以岁星在十二次的位置纪年。宋王禹偁《拾简牍遗事》:“岁在陬觜,郑已饥矣。”。9、其他释义是:1.亦作'陬觜'。2.星名。3.古天文名词。十二次之一。古代以岁星在十二次的位置纪年。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