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08:09:12
1、紫菀的拼音是:zǐ wǎn。2、注音是:ㄗˇㄨㄢˇ。3、结构是:紫(上下结构)菀(上下结构)。4、词语解释是:植物名。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紫菀[zǐwǎn]⒈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多数簇生。叶子椭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根和根茎入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紫菀》。5、引证解释是:⒈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多数簇生。叶子椭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根和根茎入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紫菀》。6、网络解释是:紫菀紫菀(学名:AstertataricusL.f.),别名:青苑、紫倩、小辫等;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斜升。茎直立,高40-50厘米,粗壮,基部有纤维状枯叶残片且常有不定根,有棱及沟,被疏粗毛,有疏生的叶。基部叶在花期枯落,长圆状或椭圆状匙形,下半部渐狭成长柄。7、国语辞典是:植物名。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一点五至二公尺余,根生叶,长椭圆形,具叶柄。秋日,小枝梢端开多数头状花,繖房状排列。花的周缘为舌状花冠,淡紫色,为筒状花冠,黄色。瘦果卵状,长椭圆形,黑紫色。可供观赏,分布在我国及日本山野。紫菀[zǐwǎn]⒈植物名。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一点五至二公尺余,根生叶,长椭圆形,具叶柄。秋日,小枝梢端开多数头状花,繖房状排列。花的周缘为舌状花冠,淡紫色,为筒状花冠,黄色。瘦果卵状,长椭圆形,黑紫色。可供观赏,分布在我国及日本山野。德语Aster(S)。8、辞典修订版是:植物名。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一点五至二公尺余,根生叶,长椭圆形,具叶柄。秋日,小枝梢端开多数头状花,繖房状排列。花的周缘为舌状花冠,淡紫色,为筒状花冠,黄色。瘦果卵状,长椭圆形,黑紫色。可供观赏,分布在我国及日本山野。也称为「返魂草」。9、英语是:aster、aster root、starwort、radix asteris。10、法语是:Aster tataricus。11、其他释义是:1.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多数簇生。叶子椭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根和根茎入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紫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