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08:09:11
1、粢食的拼音是:zī shí。2、注音是:ㄗㄕˊ。3、结构是:粢(上下结构)食(上下结构)。4、词语解释是:1.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粢食[zīshí]⒈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5、基础解释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6、引证解释是:⒈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引《左传·桓公二年》:“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孔颖达疏:“粢食不凿,谓以黍、稷为饭,不使细也。”《淮南子·主术训》:“太羹不和,粢食不毇。”高诱注:“毇,细也。”。7、网友释义是:【词语解释】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左传·桓公二年》:“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孔颖达疏:“粢食不凿,谓以黍、稷为饭,不使细也。”《淮南子·主术训》:“太羹不和,粢食不毇。”高诱注:“毇,细也。”。8、汉语大词典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左传·桓公二年》:“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孔颖达疏:“粢食不凿,谓以黍、稷为饭,不使细也。”《淮南子·主术训》:“太羹不和,粢食不毇。”高诱注:“毇,细也。”。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