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08:26:55
1、道安的注音是:ㄉㄠˋㄢ。2、拼音是:dào ān。3、结构是:道(半包围结构)安(上下结构)。4、词语解释是:⒈ 书信结束时的问安语。道安[dàoān]⒈书信结束时的问安语。5、基础解释是:书信结束时的问安语。6、引证解释是:⒈ 书信结束时的问安语。例:如:并请道安。⒈书信结束时的问安语。例如:并请道安。7、综合释义是:书信结束时的问安语。如:并请道安。8、国语辞典是:⒈ 东晋一位高僧的法号。俗姓魏。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县境内)人。早年出家,因形貌黑丑,不为剃度师所重视,后受知于佛图澄,曾代佛图澄说法,赢得「漆道人,惊四邻」的美誉。佛图澄死后才离开邺都,而下襄阳,创檀溪寺,斋讲不倦,成为当时佛教界的典范。孝武帝太元四年苻坚攻下襄阳,延请道安住长安,这时他已六十七岁。在长安七、八年间,领导翻译讲经说法。他在佛法中,以《般若学》用功最力,在当时是最接近般若义的一家。著有《光赞析中解》、《放光般若析疑准》、《空性论》等。其中尤以综理众经目录、对了解译经史的贡献最大。主张僧侣应以释为姓,也获得后世僧众的遵循。道安[dàoān]⒈东晋一位高僧的法号。俗姓魏。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县境内)人。早年出家,因形貌黑丑,不为剃度师所重视,后受知于佛图澄,曾代佛图澄说法,赢得「漆道人,惊四邻」的美誉。佛图澄死后才离开邺都,而下襄阳,创檀溪寺,斋讲不倦,成为当时佛教界的典范。孝武帝太元四年苻坚攻下襄阳,延请道安住长安,这时他已六十七岁。在长安七、八年间,领导翻译讲经说法。他在佛法中,以《般若学》用功最力,在当时是最接近般若义的一家。著有《光赞析中解》、《放光般若析疑准》、《空性论》等。其中尤以综理众经目录、对了解译经史的贡献最大。主张僧侣应以释为姓,也获得后世僧众的遵循。德语DaoAn,buddhistischerMönch(Eig,Pers,312-385)。9、其他释义是:1.书信结束时的问安语。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