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14:13:57
1、疑词的注音是:一ˊㄘˊ。2、拼音是:yí cí。3、结构是:疑(左右结构)词(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1.亦作'疑辞'。表疑问语气的词。2.猜疑离间的话。3.不确切的言词。5、基础解释是:亦作/'疑辞/'。表疑问语气的词。猜疑离间的话。3.不确切的言词。6、引证解释是:⒈亦作“疑辞”。表疑问语气的词。引唐柳宗元《复杜温夫书》:“所谓乎、歟、耶、哉、夫者,疑辞也。”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也邪通用》:“《论语》:‘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朱注曰:‘与,疑词;也,决词。’乃古人之文则有以‘也’字为疑词者。陆氏《<经典释文>序》所谓‘邪、也弗殊’是也。”⒉猜疑离间的话。引宋洪迈《容斋随笔·野史不可信》:“或云王公(王钦若)数进疑词於上前,故莱公(寇準)因事出之。”⒊不确切的言词。引《文献通考·经籍二十》:“《通鑑》虽幸復古,然由千有餘岁之后追战国秦汉之前则远矣,疑词误説流於人心久矣。”。7、网络解释是:疑词疑词,拼音yící,亦作“疑辞”,出自《复杜温夫书》,表疑问语气的词。8、综合释义是:亦作“疑辞”。表疑问语气的词。唐柳宗元《复杜温夫书》:“所谓乎、歟、耶、哉、夫者,疑辞也。”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也邪通用》:“《论语》:‘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朱注曰:‘与,疑词;也,决词。’乃古人之文则有以‘也’字为疑词者。陆氏《<经典释文>序》所谓‘邪、也弗殊’是也。”猜疑离间的话。宋洪迈《容斋随笔·野史不可信》:“或云王公(王钦若)数进疑词於上前,故莱公(寇準)因事出之。”不确切的言词。《文献通考·经籍二十》:“《通鑑》虽幸復古,然由千有餘岁之后追战国秦汉之前则远矣,疑词误説流於人心久矣。”。9、汉语大词典是:(1).亦作“疑辞”。表疑问语气的词。唐柳宗元《复杜温夫书》:“所谓乎、欤、耶、哉、夫者,疑辞也。”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也邪通用》:“《论语》:‘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朱注曰:‘与,疑词;也,决词。’乃古人之文则有以‘也’字为疑词者。陆氏《〈经典释文〉序》所谓‘邪、也弗殊’是也。”(2).猜疑离间的话。宋洪迈《容斋随笔·野史不可信》:“或云王公(王钦若)数进疑词于上前,故莱公(寇准)因事出之。”(3).不确切的言词。《文献通考·经籍二十》:“《通鉴》虽幸复古,然由千有馀岁之后追战国秦汉之前则远矣,疑词误说流于人心久矣。”。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