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4 20:09:07
1、火铳的拼音是:huǒ chòng。2、注音是:ㄏㄨㄛˇㄔㄨㄥˋ。3、结构是:火(独体结构)铳(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火铳huǒchòng。(1)一种用火药引燃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火铳[huǒchòng]⒈一种用火药引燃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英blunderbuss。5、基础解释是:一种用火药引燃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6、引证解释是:⒈古代用火药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引《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可即於金齿、楚雄、品甸及澜沧江中道,葺垒深池,以固营栅,多置火銃为守备。寇来勿轻与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遣人四出,各假弓矢火銃,又诣邑借巨砲二。”。7、网络解释是:火铳火铳,有时又称“火筒”,是世界最早的金属射击火器,属于火门。火铳是中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它的出现,使热兵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对后来的战争形式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开展了新的篇章。8、综合释义是:古代用火药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可即於金齿、楚雄、品甸及澜沧江中道,葺垒深池,以固营栅,多置火銃为守备。寇来勿轻与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遣人四出,各假弓矢火銃,又诣邑借巨砲二。”。9、其他释义是:中国古代用火药发射石弹、铁弹或的管形火器。用青铜或铁铸成。是最古老的火炮。中国现存最早的火铳是14世纪元代时铸造的,口径为105毫米,长353毫米,重6。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