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6 05:20:20
1、口无择言的注音是:ㄎㄡˇㄨˊㄗㄜˊ一ㄢˊ。2、拼音是:kǒu wú zé yán。3、词性是:成语。4、引证解释是:⒈谓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引《孝经·卿大夫》:“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唐玄宗注:“言行皆遵法道,所以无可择也。”《后汉书·马援传》:“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5、综合释义是:指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口无择言[kǒuwúzéyán]说话皆合道理,无需经过选择。《孝经.卿大夫章》:「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数年,杨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今也误用来指人说话随便,言词未经考虑即脱口而出。如:「他生气时,往往口无择言,因此很容易得罪人。」也作「口不择言」。6、国语辞典是:说话皆合道理,无需经过选择。《孝经.卿大夫章》:「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数年,杨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今也误用来指人说话随便,言词未经考虑即脱口而出,如:「他生气时,往往口无择言,因此很容易得罪人。」也作「口不择言」。口无择言[kǒuwúzéyán]⒈说话皆合道理,无需经过选择。今也误用来指人说话随便,言词未经考虑即脱口而出。也作「口不择言」。引《孝经·卿大夫章》:「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数年,杨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例如:「他生气时,往往口无择言,因此很容易得罪人。」成语解释口无择言。7、成语词典版是:修订本参考资料:说话皆合道理,无需经过选择。孝经˙卿大夫章: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后汉书˙卷三十九˙刘般传:数年,杨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今也误用来指人说话随便,言词未经考虑即脱口而出,如:他生气时,往往口无择言,因此很容易得罪人。亦作口不择言。8、其他释义是:指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