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22:07:46
1、托故的拼音是:tuō gù。2、注音是:ㄊㄨㄛㄍㄨˋ。3、结构是:托(左右结构)故(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托故tuōgù。(1)推托于某种原因。托故[tuōgù]⒈推托于某种原因。英give(orfind)apretext。5、基础解释是:(动)找某种原因作借口:~不参加。[近]借故|借口。6、引证解释是:⒈借口某种原因。引宋文天祥《绐北难》诗序:“于是托故,以来日同吴丞相渡江。”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戒躁怒》:“保正赵某,为之前导,所过村庄,多托故绕避,不为引视。”鲁迅《而已集·通讯》:“要我做序的书,已经托故取回。”。7、网络解释是:托故托故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uōɡù,指借口某种原因。8、汉语大词典是:借口某种原因。宋文天祥《绐北难》诗序:“于是托故,以来日同吴丞相渡江。”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戒躁怒》:“保正赵某,为之前导,所过村庄,多托故绕避,不为引视。”鲁迅《而已集·通讯》:“要我做序的书,已经托故取回。”借口某种原因。《元史·食货志四》:“随朝官吏每月给俸,如告假事故,当官立限者全给,违限托故者追罚。”《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王美娘闻他气质不好,不愿相接,托故推辞,非止一次。”朱自清《阿河》:“第二天我便托故离开了那别墅。”。9、国语辞典是:借故。托故[tuōgù]⒈借故。引《西游记·第一八回》:「三藏望行者急忙不来,心甚疑惑:不知是请菩萨不至?不知是行者托故而逃?」近借口。10、英语是:give a pretext。11、法语是:sous prétexte de。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