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17:46:49
1、二十四时的相关成语是:二十四友、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2、拼音是:èr shí sì shí。3、注音是:ㄦˋㄕˊㄙˋㄕˊ。4、词语解释是:即二十四节气。指一日的时数。古以地支分一日为十二时,每时又分“初”、“正”(如子初、子正)。参阅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四时》。二十四时[èrshísìshí]⒈即二十四节气。指一日的时数。古以地支分一日为十二时,每时又分“初”、“正”(如子初、子正)。参阅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四时》。5、基础解释是:即二十四节气。指一日的时数。古以地支分一日为十二时,每时又分“初”、“正”(如子初、子正)。6、引证解释是:⒈即二十四节气。引《淮南子·天文训》:“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⒉指一日的时数。古以地支分一日为十二时,每时又分“初”、“正”(如子初、子正)。参阅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四时》。7、网络解释是:二十四时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8、综合释义是:即二十四节气。《淮南子·天文训》:“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一日中所划分的时数。旧时以地支十二分配于一日,每一支又分初、正两段,如子初、子正等,故一日有二十四时。今则以数字分为二十四个时段,合为一日夜,称为「二十四时」。9、汉语大词典是:(1).即二十四节气。《淮南子·天文训》:“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2).指一日的时数。古以地支分一日为十二时,每时又分“初”、“正”(如子初、子正)。参阅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四时》。10、国语辞典是:一日中所划分的时数。旧时以地支十二分配于一日,每一支又分初、正两段,如子初、子正等,故一日有二十四时。今则以数字分为二十四个时段,合为一日夜,称为「二十四时」。二十四时[èrshísìshí]⒈一日中所划分的时数。旧时以地支十二分配于一日,每一支又分初、正两段,如子初、子正等,故一日有二十四时。今则以数字分为二十四个时段,合为一日夜,称为「二十四时」。
查看详情